正確操作對于獲得準確讀數至關重要。 以下是詳細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。
核心操作步驟
一、操作前準備
1. 儀器準備:
· 檢查電量,確保儀器電量充足
· 開機自檢:打開電源開關,等待儀器完成自檢程序。
· 清潔探頭:使用柔軟的棉布或酒精棉片輕輕擦拭儀器的測量探頭
2. 環境準備:
· 在光線穩定的環境下操作,避免陽光直射或強光照射在嬰兒皮膚上。
· 確保環境溫度適宜,避免嬰兒因寒冷而哭鬧或皮膚顏色改變。
3. 嬰兒準備:
· 讓嬰兒處于安靜、平穩的狀態。
· 暴露待測部位(通常是前額或胸骨中段的皮膚),確保皮膚清潔、干燥,無胎脂、血跡、淤青、皮疹或毛發。
· 如果皮膚有汗水、乳液或油漬,需用濕毛巾輕輕擦拭干凈并完全擦干。
二、測量操作流程
1. 選擇測量部位:
· 標準部位: 通常為前額正中(眉心上方)或胸骨正中。
· 原則: 選擇平坦、肉多的部位。避開骨骼(如鼻梁、顴骨)、關節、有淤青或破損的皮膚。
· 一致性: 每次測量應盡量選擇相同的部位,以便于前后數據的對比。
2. 正確放置探頭:
· 將經皮黃疸儀的探頭垂直、緊密地貼合在皮膚表面。
· 確保探頭與皮膚之間沒有縫隙,以免環境光進入干擾測量結果。
· 輕輕按壓,但力度要適中,避免過度按壓導致該處皮膚蒼白,影響血流和讀數。
3. 觸發測量:
· 按下測量。儀器會發出一道光并瞬間讀取數據。
· 測量時,保持儀器穩定,一按看到讀數顯示在屏幕上。
· 移開儀器,記錄讀數(單位通常是 mg/dL 或 μmol/L,儀器可設置)。
4. 重復測量取平均值:
· 建議在同一部位連續測量2-3次,取平均值作為終結果。這是因為單次測量可能受壓力、貼合度等微小因素影響。
· 每次測量后稍移動探頭位置(仍在同一大體區域),讓皮膚血液循環恢復,避免連續在同一點測量。
三、操作后記錄與判斷
1. 記錄結果: 詳細記錄測量數值、測量日期、時間、測量部位以及嬰兒的日齡(小時數)。
2. 趨勢觀察: 黃疸值的變化趨勢比單次數值更重要。應定期監測,觀察數值是否在范圍內或上升過快。
3. 結合臨床: 經皮黃疸儀是篩查工具,不能完全替代血清膽紅素檢測。如果讀數較高、接近風險閾值或持續快速上升,必須遵醫囑進行抽血化驗以確認診斷。
重要注意事項與常見錯誤
· 不同部位的選擇:
· 前額和胸骨的讀數可能略有差異,應固定使用一個標準部位。通常胸骨讀數更接近血清值。
· 不要在手腳上測量,這些末梢部位的讀數通常不準確。
· 皮膚顏色的影響: 經皮黃疸儀對膚色較深的新生兒可能測量值會偏高,使用時需注意這一點,并結合臨床其他指標判斷。
· 光療期間禁用: 如果嬰兒正在接受藍光(光療),皮膚上的膽紅素正在被分解,經皮黃疸儀的讀數會顯著低于實際血清膽紅素水平,此時測量無效。 必須通過抽血來監測。
· 探頭清潔: 每次使用前后都必須清潔探頭,防止交叉感染。
· 儀器校準: 定期按照廠家說明書對儀器進行專業校準,確保其準確性。
提醒: 所有操作和結果的解讀都應在專業醫護人員指導下進行。家長在家中使用時,應接受過培訓,并明確知道何時需要立即就醫。